近年来,为进一步营造招才引智的浓厚氛围,深化“校地合作”工作实效,平罗县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为青年人才实践和县域发展搭建坚实的桥梁。
聚焦人才强县重点工作,由平罗县委人才办牵头,开展“嗨平罗 游家乡”2025年暑期大学生返乡行农文旅研学社会实践活动。组织200余名返乡大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感受平罗在农文旅发展、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新貌。从沙湖湿地的碧波荡漾,到黄渠桥古镇的红色记忆;从独具匠心的非遗展厅,到滨泽新能源的智慧车间;从西永惠村的田园新貌,到汇融街区的城市烟火……学子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进一步了解家乡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全方位领略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纷纷表示将在持续学习中锤炼本领,积极树立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的深厚情怀。各位返乡学子也纷纷自发在各类平台宣传推介家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收获海量好评,也让更多人认识平罗、点赞平罗。
为破解水生态治理难题,响应高质量发展诉求,促成科技服务与人才输送的长效机制,平罗县与河海大学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双方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协议,挂牌成立河海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探索出高校社会实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平罗样板”。实践团4名教授20余名学子通过调研沙湖湿地、姚伏前进农场、红崖子园区污水处理厂等水资源治理情况,先后发布调研报告4篇,为平罗县水生态治理带来“河海策略”和技术支撑,双方还将共同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评估,为《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在基层落细落实提供“平罗答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石嘴山市与上海交通大学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平罗县承接上海交通大学“绿格”公益团两批次60余名学子赴平罗县治沙林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治沙实践活动,意在助力青年学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同时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向平罗县陶乐治沙林场授予“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牌匾,实践团学子通过扎麦草方格、铺沙障等工作防沙治沙,践行治沙精神,构筑起绿色屏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贡献青春力量。
“接下来,平罗县将深化实践平台建设,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治理开发特色项目,以优质平台和服务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扎根,推动在外学子与平罗发展同频共振,共谱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平罗县委人才办负责人说。(陈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