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罗县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紧紧围绕“看得见、效益好、可持续、能带富”目标要求,聚焦短板弱项,转变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唤醒“沉睡资产”。探索推行“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土地流转模式,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方式发展高效农业,激活现有资源。通伏乡金堂桥村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农户无力耕种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与宁夏兴贵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流转土地每亩获利300-400元。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释放“集体红利”。坚持对标对本,聚焦平罗县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小、主体薄弱、发展缓慢等难题,积极探索以集体资源资产为纽带、产业链为依托、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党建共同体,实现由“单打独斗”向“抱团经营”转变。头闸镇以“五彩种博园”制种产业为支撑,成立联合党委,通过强村带弱村,整合打包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4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20余万元,建设新材料日光温室12座、2座育苗中心,组建宏源通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乐汇乡村旅游公司,形成了“联合党委+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新模式,把各区域、上下游产业及经营主体串联成链,破解了地域条块分割、产业封闭发展,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优势互补,收益共享。
塑造农业产业链条,激发“源头活水”。在保持集体经济能力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养,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现代流通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延长农村经济产业链条。宝丰镇宝丰村引进菌草种植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菌菇大棚 ,形成了以菌草为原料制作菌棒、培育食用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辐射带动200余农户就近务工,户均增收1.8万元/年,村集体每年收入100余万元。(平罗县委组织部 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