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平罗县持续强化项目管理,精准推动以工代赈项目早落地、见实效,全县获批以工代赈中央专项资金4020万元,较上年增长2.2倍,10个项目带动1058名群众务工就业,发放劳务报酬1552万元。2026年以工代赈提前批、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总投资5386万元、9个项目已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待审批,为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11月4日,全区2025年提升以工代赈项目质量培训班暨2025年宁夏以工代赈现场会在吴忠市利通区召开。会上,平罗县就以工代赈项目谋划储备及审核工作作交流发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我县以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以工代赈“赈”出实效。
突出“组织领导”核心,压实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解决具体问题,实地踏查项目建设六轮次,形成“三级联动”工作机制。
锚定“精准适配”要求,强化前期审核。始终将谋划储备及审核作为项目规范推进的基本准则,建立前期审核机制,确定以工代赈项目储备库,为分批次申报获批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赈济实效”关键,紧盯要素保障。严把“劳务报酬”硬指标,结合实际谋划储备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以工代赈项目。同时严把“务工组织”准入关和“技能培训”质量关。
强化“协同联动”保障,提升项目质量。发改部门牵头审批服务、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等部门协同推进用地、立项、环评等前置要素审查;在审核申报时,会同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等部门核实确认脱贫人口和防返贫监测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摸底情况;在获批建设时,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现场检查资金使用规范、劳务报酬发放及工程建设进度、施工质量等情况。形成“牵头抓总、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提升项目质量。
下一步,平罗县将紧扣以工代赈项目加力扩围政策机遇,学习借鉴兄弟县区先进经验,围绕各乡镇农田水利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培育“保增收、稳就业、富业态、优环境”的项目,让以工代赈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大局,成为促进群众增收、激发乡村活力的中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