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宁夏创新“吹哨报到”基层治理机制,精准施策对接群众需求,探索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作为“吹哨报到”试点,银川市于去年9月下旬试行该工作机制,截至去年年底,共“吹哨”2382次,解决问题2223件,有效回应基层群众诉求。
在基层治理中,群众遇到操心事、烦心事时,往往面临“向谁反映、谁来办、怎么办”的难题。基层干部虽能处理个案,却难破“头痛医头”的惯性局限。为此,我区创新推行“吹哨报到”机制,为基层治理送上“金钥匙”——由社区“吹哨”,发出集结令;相关部门“报到”,接诉即办,让上级围着下级转、部门围着街道转,将相对分散的行政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解决问题与治理单位之间的有效匹配。
更进一步来看,在“吹哨报到”机制之下,基层治理迅速找到抓手,大大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随着治理经验愈发丰富,各责任主体的治理姿态也更加主动。当“群众获得感”与“干部成就感”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基层治理便有了更坚实的依托,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群众诉求日益多元,优化基层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始终瞄准群众需求的“靶心”,秉持“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保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心态,用好“吹哨报到”这把“金钥匙”,推动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让群众的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言以蔽之,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抓手、以服务聚人心,基层治理便会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