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彩礼损害了婚姻家庭的和谐,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7月17日,记者从石嘴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获悉,今年以来,石嘴山市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全市上半年登记新婚青年619对,其中“零彩礼”和低彩礼504对,占比81%。平均彩礼6.6万元,较专项整治前下降15.4%。
今年上半年,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兴街道兴民村共有5对新人结婚,其中1对是“零彩礼”,另外4对的彩礼从2万元到6.8万元不等。“‘零彩礼’这家是男方上完大学在城里工作,女方分文未取。其他4对收了彩礼的,最后也以嫁妆方式返还,有的还陪嫁了一辆车。”兴民村精神文明专干闫娟介绍。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上半年有2对新人结婚,一家是“零彩礼”,另一家彩礼是5万元,但女方陪嫁了1辆车。“我们这里彩礼一直不高,早在2011年,村主任张新礼嫁女儿就是‘零彩礼’,带了个好头。”东永固村精神文明专干哈雪介绍。
“目前,高额彩礼主要集中在移民村。”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党支部书记马守芳坦陈,该村彩礼“一直较高”。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精神文明专干姬小琴也介绍,该村上半年有41对新人结婚,其中娶媳妇的33家,嫁女儿的8家。彩礼一般都是20万元左右。经过宣传教育,在移民村,有的村民改变了观念。今年一户白姓村民嫁女儿,只收了10万元彩礼。
今年上半年,石嘴山市委两次召开有29个部门参加的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联席会议,18名市、县(区)领导多次深入问题较为突出的大武口区星海镇、惠农区燕子墩乡、平罗县红崖子乡和陶乐镇4个重点乡镇、16个重点治理村(社区),抓住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村党员两个“关键少数”,要求他们带头移风易俗。今年以来,各部门通力合作,精准摸排出12699名适龄未婚青年,提前做好宣传引导,共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科技科普等志愿服务和婚前辅导等专题活动4000余场次,推动文明婚嫁观念入脑入心。
石嘴山市还制定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办法。选树43名“零彩礼”典型,邀请张金芳、白琴等全国典型宣讲先进事迹,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践行“零彩礼”和低彩礼的新人可以享受旅游景区免票、特色种植养殖补贴、妇女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全市还有40多家商户、饭店为他们减免费用,10多个村给他们提供免费婚宴场所。今年上半年共有200余对新人享受到了优惠政策。(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闵良)